你可能錯過的大機會 –信諾醫療保險(Cigna Corp.)翻轉遊戲規則,創造機會

相較其他國家,在美國,醫療支出的成本一直佔家庭支出與GDP相對高的比例,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調查,2013年美國醫療支出占GDP比重為17.1%,相較其他歐洲國家,英國9.1%、法國11.7%、德國11.3%,美國一直都是處於相對「昂貴」的地位。

 

美國的多元醫療保險制度其來有自,除了受不希望政府太過干預的想法影響外,因為大多是由民間團體 (醫院或私人組織) 在較不利的經濟背景下 (例如:經濟大蕭條) 所發起,為一組特定人士提供解決方案,而後其他團體仿效或改良,逐漸演變為由醫療從業人員、醫院、保險公司共同組合形成的特定網絡,各自包含不同的醫療體系、不同的給付原則。

 

而醫療成本高漲無可避免,為了控制成本與提升醫療資源使用效益,衍生出很多嘗試管控成本的制度與方法,設計概念與種類非常多元,除了欲照顧就醫者的醫療品質外,同時又想兼顧不剝奪醫師、醫療機構各自的權益。

 

透過雇主納保是美國目前的主流之一。只要就業,雇主就會為員工購買醫療保險,醫療保險屬於費用,對雇主而言是包含在薪資中的必要支出,對員工而言此部分會從薪資提撥出去,因此不用繳稅,對雙方都有節稅效果,同時也是公司招募與吸引員工的福利之一。

 

同樣的,保險公司也很歡迎透過雇主納保的保戶,因為就業勞工健康情況都較良好,不屬於高度使用醫療資源的族群,保險公司相對付出的管理成本也因此降低。但由消費者主導,消費者就必須承擔負責照顧自己健康的責任,而不是單純生病就去看病、之後跟保險公司請款這麼簡單。

 

有道是,預防重於治療。保險公司與醫院都發現,預防性的醫療建議,絕對比患病後實施醫療行為更為節省資源與成本。

 

因此有一派學者建議,設計出讓健康保險更回歸市場機制,督促消費者擁有足夠判斷力、也對自己本身的健康負責任的醫療保險制度。因此,由消費者驅動的健保方案 (Consumer-Driven Health Plans) 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了。雇主提撥固定的額度用於醫療保險,員工對於業者提供的方案加以選擇,透過競爭機制讓優質的健保方案得以延續。

 

信諾便是以雇主提供的醫療保險方案為主、並從早期就開始推行「行為醫療保健」的健康保險公司,並在2005年就開始獲頒「消費者驅動健保方案」的相關肯定。信諾認為光為醫療購置保險並不夠,需要投入更多在健康維護、降低健康風險、以價值為中心的醫療照護。行為醫療保健涵蓋範圍更廣,例如戒菸、飲食控制、運動輔導、心理諮詢相關服務,可以透過雇主納保視情況增加相關服務。目前加入信諾行為醫學服務的約有二千四百多萬人。此外,透過醫療紀錄,可讓保戶知道自己醫療資源的使用、無法申請給付的醫療資源是否常被使用,去判定是否可以控制未來的醫療風險,並且透過各種服務,進行健康上的改善計畫。這對保險公司、顧客、醫院均有益處。

 

這樣的公司是否就可以一帆風順呢? 倒也未必。

 

在2008年,信諾的再保險事業 ( 於2000年出售,不再接受新承保業務 ) ,因為股票市場投資表現不佳,導致其資本縮水,同時仍需支付定額保費的年金險種,因此利潤大減,扣除當年的保費支出後,其利潤只剩下前一年的40%。

 

屋漏偏逢連夜雨,當時市場上對金融與保險事業的不信任氛圍,市場價格大幅下跌。不過,我們的研究團隊仔細分析評估,信諾並未虧損,而且也已經結束再保險業務,信諾主體依然是醫療保險,而且每年的成本控管表現相當穩定。

 

對於營運狀態不錯的公司,這實屬難得的投入機會! 我們大舉投入資本,逢低價獲取其可貴的事業生產力!

 

之後也證明了,即便美國醫改方案持續推動,對於成本管控能力足夠的健康保險公司而言仍是有利的,醫療改革方案會增加保戶,對成本的負面影響也不致於侵蝕其增加的利潤。這件事情證明了,有能力辨明事業的運行模式,在市場恐懼氣氛中,正確把握機會,會是最好的事情!

 

擷取

 

【你可能錯過的大機會系列文章】
1. 大家閨秀落難時——2011年的惠而浦虧損事件
2. 打不倒我的,使我更強大——房建公司NVR如何挺過金融海嘯?
3. 革新!2012年製藥公司森林實驗室苦海執行長,生命淬鍊事業智慧
4. 傳統通路商打臉分析師 營運逆勢上揚:Best Buy逆轉實記
5. 信諾醫療保險(Cigna Corp.)翻轉遊戲規則,創造機會
6. 希拉蕊痛批黑心藥廠,真相是什麼? 

 

Related Pos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