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上市櫃公司獲利能力再創歷史新高,放到「國際盃」一樣夠力嗎?

投資時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衡量其「產出能力」。那這該怎麼看呢?

很多人談到台灣的景氣,大概第一時間都會說現在是「不景氣」,但實際上,近期台灣公司的經營利潤,可是再度改寫歷史新高的紀錄了。

2016年度上市櫃公司年報在今年三月底全數公布,數據顯示: 1630家公司總體稅後純益高達1.88兆元,較前一年成長1.9%

尤其是2016年第四季,那時候是股市最為風聲鶴唳的時候,市場深恐隨時有黑天鵝事件發生(也的確發生了 – 川普當選!),震盪幅度巨大,但當時台灣上市櫃公司默默創下總體稅後純益史上單季次高、超過5,800億元的紀錄。

台灣上市櫃公司自我突破,獲利能力(也就是「產出能力」)突破歷史新高,固然可喜,但產出能力若放在全球舞台,真的夠力嗎?且讓我們用不同視角來看看。

眾所周知,華倫巴菲特是投資大師,或許我們可以嘗試以他所主理的波克夏控股公司來對比台灣公司的獲利能力。

  • 全台灣1,630家公司總體稅後純益,達1.88兆元;
  • 波克夏旗下子公司為64家,2016年稅後純益則是241億美元,換算台幣為7230億 – 超過台灣所有上市櫃公司的1/3的獲利。
  • 也就是說,波克夏的控股事業數量,約為台灣上市櫃公司總家數的1/25,卻能創造超過台灣所有上市櫃公司的1/3的獲利,由此可知巴菲特對於產出能力精挑細選、納入事業版圖內、使之茁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一個有趣的對照:

台灣加權指數是以1966年為基期(指數為100點),與巴菲特接手波克夏的1965年,在時間點上是差不多(淨值權益資本為19.46)。

如果波克夏始終與台股指數成長幅度一樣的話,那淨值就只有2000多而已,不過波克夏在1986年時,就已經達到這水準,目前則是成長到172108的高水準!(台股在1990年左右也曾站上萬點,只是不久後就跌到2485點,到現在還在萬點左右徘徊)。

由此可以看出,事業的產出能力高低,是明智投資者需要念茲在茲的最重要考量,也是指引投資決策的一盞明燈。而透過合宜的資本配置、管理策略,創造出更高的價值,則更是投資環境永續成長的關鍵任務。

 

圖片來源

 

Related Pos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