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粹觀點: 只求cost down,卻踩了紅線 – 談事業經營的三重盈餘
經此風暴,更讓社會對「鉅富」、「商賈」的印象,更形崩壞。原來公司賺錢,得這麼不堪?或者,換個說法,公司非得這麼不堪,否則賺不到錢……?
經此風暴,更讓社會對「鉅富」、「商賈」的印象,更形崩壞。原來公司賺錢,得這麼不堪?或者,換個說法,公司非得這麼不堪,否則賺不到錢……?
事業的競爭力由何而來?為什麼有些事業的優勢能持久存在,有些面臨競爭時卻會優勢盡失呢? 哈佛商學院教授的深入研究 ,解答這個問題。
近代台灣人因為種種因素,而造成少子化趨勢,研究指出,台灣生育率為全球倒數第一。今天,面對挑戰的時刻終於到來……
街頭上,穿著時髦的男女,手裡拎著他們製造的的皮件。每當新品發表,總會成為媒體競相報導的焦點。它的總部,位於浪漫花都,巴黎,偌大的會議室牆上,擺放著攝影大師杉本博司所拍攝的巴黎鐵塔,顯示出一派高雅。集團掌門人,更時常登上時尚雜誌,被封為「最佳穿著男士」的企業家……
主計處近日公佈台灣1至7月的實質薪資,以數據來看,雖然平均薪資較1999年有增加16.43%,但物價卻大大地提升至17.46%,實質薪資遠不如15年前……
通常來說,「困難」是不討喜的,它使人感覺挫敗、懊惱,萌生退意。因此,在大多數人都想盡可能降低困難。但是為什麼有些困難卻是「值得擁有」呢?
中國電子商務巨擘,阿里巴巴,日前在美國首次公開募股(IPO),馬雲的盛名、加上阿里巴巴在電子商務的經營成績,使其IPO一登場即造成市場搶購,股價一度逼近百元大關……
根據經濟學家Edward Yardeni的最新報告指出,從1976年開始,有37%的美國人未婚,至今人數逾半。他估計單身的人將會改變經濟結構,因為這代表愈來愈少父母及房屋所有人……
我們日前編譯彭博的文章< 多數美國人單身,而且他們正在改變經濟面貌>,美國的經濟學家針對他們人口結構變化趨勢,發現近期的美國「不婚」或「單身」主義的人日漸增加;而台灣是否也有類似現象?
彭博報導,超大型管理機構的加州公務人員退休基金(Calpers)做出決議,將在2015年前撤離對沖基金的懷抱,額度達40億美元……
你還是需要有長期對於事業的深度理解,而非讓那些自稱經濟學家或分析高手,從經濟角度、或是產業角度,提供天馬行空的總體式預測。這會劇烈而且有害你對資本選擇決定及未來成長。
Paypal創辦人Peter Thiel在新書 《從無到有 – 打造事業前景的私房筆記(暫譯)》,大膽闡述獨特的事業經營想法:贏家應該盡力追求寡占的成功條件,切莫身陷完全競爭的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