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克專欄:流動性是生存必要條件,你的事業能否通過120日震盪測試?

前言:

杜拉克於此篇文章中分析事業基本面管理的首要任務 – 「流動性」、以及財務實力的管理。

 

杜拉克直言,資金流動性是生存的必要條件,你要時時評估,維持事業營運所需的資源是多少? 能否撐過120日動盪期的考驗, 即使那段時間完全是在缺乏現金流入的 「缺氧」狀況?

 

杜拉克認為,在動盪時代,「資產的流動性」比「盈餘」更重要。

 

果不其然,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許多公司遭逢經濟重大衰退,卻缺乏足夠的禦寒資源,暴露了事業管理的重大弱點。但也許是矯枉過正,直至劇烈動盪過後,「cash is king」的聲浪依舊主導一切,許多事業經營者缺乏遠見、勇於提升資本生產力,錯失立足下一輪競爭賽局的契機。

 

近幾年,一直有人抱怨「股票市場價格太低了」。這情況一再指出,公司是以荒唐的低本益比出售股票,而這往往恰好低於他們提報的帳面價值或清算價值。但整體而言,這些抱怨是毫無根據的,因為如果考量到未來以及現在的不確定性,股票市場價格甚至太高了。

 

因為,如果公司帳目依據通膨做調整,很大一部分的盈餘會變成虧損。因為本益比是固定貨幣價值下的盈餘和股票市場價格的比值,這讓原本看似非常低的本益比而實際上是高本益比。

 

而如果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依據通膨做調整,許多公司的帳面價值,當然包括多數製造業公司,將顯著縮水,且可能呈現負債超過資產的狀況。

 

最重要的是,股票市場會越來越以公司資產的流動性、而非它們的盈餘來做評價。各主要的證券交易所(紐約和倫敦、蘇黎世、東京和法蘭克福)行情,與現金流和資產的流動性密切相關,反倒與被通膨扭曲的盈餘數字關聯性很小。

 

股票市場在這方面是對的,在動盪時代,資產的流動性比盈餘更重要。一個事業、一家公共服務機構,如果擁有足夠的現金流和財務實力的話,就能在長期低盈餘或低收入下存活,但反過來可就不行了。

 

股市依照公司的財務狀況而非他們的盈餘進行定價,這是合理的,且資產的流動性不像盈餘,即使是在通膨時期也是個相當可靠的衡量標準。

 

在動盪的時代,資產負債表變得比損益表更為重要。

 

換句話說,管理必須把財務實力擺在盈餘之前,且必須充分了解維持企業營運所需最低的資產流動性。我們的事業需要什麼活動資本(working capital),好在90天或120天的恐慌中存活下來?在120天的恐慌之後總會有一個新的「常態(normality)」,但在恐慌時一家企業必須在無須外援下,維持免於經濟困難的狀態,否則就是冒著失敗的風險。單從緊縮基準來看,企業必須有維持營運的流動資源。而在動盪的時代,事業必須徹底全面考慮,萬一被迫要在一次恐慌、一次信貸緊縮或一次突然的通縮下逃生,他們能夠且要做的是什麼。

 

在這樣的時期,擔心「銷售額、市場地位、創新和盈餘」,必須與擔心「財務實力、償付能力和資產流動性」之間,取得平衡。資產流動性本身不是目標,但在動盪的時代,它變成一種限制條件、一個存活的必要之物。

 
 

 
 
 

Related Pos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