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有多麼聰明,總有更聰明的人,在為別人工作。」這段話來自著名的「喬伊法則」,是昇陽的創立者比爾.喬伊 (Bill Joy) 歷經25年的業界觀察後得出的感概。
事業經營上,聰明的頭腦,永遠是珍稀資源,
有些財力雄厚的公司,選擇「買斷」解決:既然你厲害,
對於一般公司來說,口袋沒這些國際大廠深厚,難道就沒法創新了?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就說,多數創新情資,發生在組織範圍之外。
在過去,增加外部創新的方法,不外乎收購、策略聯盟、合資經營、
要實現外部合作,最要緊的是擺脫「本位主義」,別在「
首先,設定對的誘因與衡量指標:如果能有實際方式鼓勵員工,
其次,外派員工:透過指派參與外部會議、 研討會,多讓員工接觸外部訊息,也必須對此設下獎勵,
第三,管理階層釋放對的訊息:管理階層要時時表達「
以嬌生公司 (Johnson & Johnson) 來說,該公司一直透過系統化的方式,並採用三大創新錦囊:
(1)加速器、孵化器,育成創意
通常不會是公司獨力完成,會向外尋找支援夥伴,
(2)創投合資,掌握新市場
許多汽車製造公司都與科技公司結盟,例如飛雅特克萊斯勒 (Fiat Chrysler ) 與谷歌 (Google),通用汽車與開發搭車應用程式的 Lyft,富豪汽車 (Volvo) 跟優步 (Uber),就一同合作近幾年雨後春筍般出現的科技中心。
用這種方法,可以研究新市場、趨勢與科技。
(3) 創新實驗室
這些實驗室能獨立與外界進行創新交流的能力。
總歸來說,創新不只是研發新科技,更是創生新事業模式。
而對於明智投資者來說,則是不需要本身缺乏創新的問題。因為投資事業的特性,就在於「連結」,透過投資事業的事業特性得以連結各家公司頂尖、稀有且獨特的人才團隊,因此可以把投資視為自己與這些「雲端團隊」的合作,而這些公司會透過上述方法,如創投合資、創新實驗室、策略合作,積極連結更多優秀人才!
因此,只要透過投資事業這項智能工具,就能連結世界上最多、最龐大的創新能量,為自己開創新局,帶來無限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