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這回事,只能坐等公司配發嗎?

先講結論,股利發放不需要、也不應該影響到你的判斷。

近來各公司陸續公布預計配發的股利股息,許多「存股族」也開始計算相對應的「殖利率」有多少。

股利配發水準,一向是個熱門關注焦點,甚至動輒影響個人、甚至法人的持有態度,不光台灣,即便國際也是如此。例如世紀通訊(CenturyLink Inc.)在宣布要將配發的股利砍半之後,引燃市場情緒反應,其股價跌落22年以來的新低點。另一方面,台灣的指標性公司台積電,宣布將改變股利配發的頻率,也引發市場熱議,從這些現象不難看出,市場對現金股利過度重視的迷思。

其實現金股利的配發,按年、季、月發放,甚至每日發放,都不是重點, 因為所謂的「除息」,就是由股價、亦即投入的成本去扣除(例如股價100元,發放股利1元後,股價變成99元;發放股利10元,股價就是90元,如同將公司的錢,還一部份給股東而已),與「事業的產出能力」沒什麼直接關連。

因為一家公司就算沒有盈餘,也可以借錢來發放股利,來維持所謂的「股利政策」,但這就淪為財務金融的操作手法,也就是只在「錢」的單一維度上打轉,並無進階到「產出能力」層次的考量。

從根本來說,股利必須是來自於事業「產出」的盈餘,才比較有參考價值。但以目前很多公司的財務會計實務上,卻未必符合此前提。因為有些經理人,表面上是用保留盈餘,當成維持「股利政策」的工具,甚至台灣的公司法,也規定有盈餘分配的年度,必須先提撥10%的「法定公積」,用以確保股東在未來能有「穩定」的股利。然而許多公司的保留盈餘,可能早就運用在其他地方(例如廠房設備的維護及升級),而在需要維持一定股利水準時,只好採取舉債方式來因應,收了公司借錢來配發的股利,股東是該高興還是哭?

不管是高或低,股利在本質上其實都只是被動的領取,並沒有帶來擴增的效益。與人才團隊充分合作,並做好「智能調配」,除了連結合作「全球優秀團隊人才的心智產出能力」之外,還能擁有這套系統主動提供「收回盈餘」與「再投入」的強大功能,也就是主動股利的部分,透過市場的每次波動,適時調整配置來予以擴增,主動掌握機會套領出可回收的盈餘,這樣一來,就不需要被動等待公司配發股利,而能將關注焦點真正放在「這是不是值得長期合作的事業團隊」、「事業團隊的產出能力是否優異」這些大重點上!

另一方面,對於存股族來說,也可以反思一個現象 – 目前當紅的科技公司,如Alphabet(Google的母公司)、Amazon、FB,乃至於波克夏,或嘉鼎智能已經長期合作的NVR等公司,都是長年維持不發放現金股利的政策,因為他們將資本留住、全力投入擴展事業,不發放股利的公司,是否也都不適合用來「存股」呢 ?

Related Pos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