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領股利,靈活調配,擴增未來 – 比存股領股息更好,可以怎麼做?

對於許多存股族來說,存股這件事情,具有許多「用途」,包括:

  1. 存股越存越多,形同財富增加
  2. 長期不斷投入,可平均成本
  3. 每年可領取現金股利
  4. 可透過領取的現金股利,再重新投入存更多股

存股來領現金股利,看似好處多多,甚至還有人提出「為什麼有錢人拼命存股、窮人卻不敢?」這樣的思考,存股領股利的模式真的是最好選擇嗎?

其實,領取股利有個很大的限制,就在於「被動」,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是比例,公司要發股利,其現金股利政策所制定的比例,是針對所有的股東。例如訂為40%,但這樣一來,對於只想領取30%、或50%的股東來說,也不太理想。

其次是時機,只能在公司配發股利的時候,被動領取。

第三,每年的配股配息金額不一,有時候可能很滿意、有時候可能降得較低,不一定很符合當下的需求。

但其實,存股族能有更好的方式,來獲得比領取現金股利的更好結果。

這種方式,就是「售股模式」!

什麼是「售股模式」?

售股模式就是在存股的大方向上,增加部分售出的「調配」動作,不但可實現自主回收的目標,而且長遠來說,會比「只存不賣」來得更具效益。

售股模式的原理,關鍵在於讓公司所賺的「全部」盈餘,保留在公司裡,繼續創造產能、盈餘,若公司長年持續成長,可望取得更好的效果。

這時,應該會有人想到:售股模式要把股票賣掉,真的會只比領取現金股利來得好嗎?我們不妨實際試算比較看看。

「售股模式」Vs.領現金股利,誰更好?

讓我們假設一個狀況,倘若您持有一家成長性不錯的公司,公司淨值為$200萬元,年度盈餘$24萬元,淨值回報率12%,而只要當你想賣的時候,市場也願意支付淨值125%的溢價空間,目前淨值達$250萬元。

這時有兩位股東,他們在當初都同樣投入$100萬,目前擁有市價達125萬的某公司股票:

A股東,希望領取現金股利;公司依照股東意願,每年將75%的保留盈餘拿出來發放,例如公司第一年盈餘$24萬元,公司會就會發出$18萬元,保留盈餘$6萬元。

B股東,則是希望讓公司將$24萬元全數保留在公司裡,他透過自行售股來領取現金,他自行售股的比例約佔總體持股的7.2%,這樣他拿到的現金股利,在第一年會與A股東相同,都是$9,0000元。

讓我們來看看,經過10年之後,會產生什麼變化,結果,或許出乎您的意料。

1.擁有的股權市值,誰較多?

首先,在持有的股權市值方面,經過十年之後,採用售股模式的B股東,儘管他因為售股而使得持股比重下降,但其擁有達$1,838,950元,相形之下,A股東擁有的股權價值僅$1,679,895元。

就股權市值來看,採取售股模式的B股東,會勝出領取現金股利的A股東達9.5%。

1.股權市值變化

2.領取的現金股利,誰較多?

其次,對於存股族最重視的「領取現金」部分,領取現金股利的A股東,是否是如願領到更多現金呢?

真相是,並沒有!

採用售股模式的B股東,領取的現金達$132,404,相形之下,A股東領取的現金股利約$120,952。

B股東多領了$11452元,比起A股東多出了9.5%。
2.累計領取現金

3.領取的現金股利,多很多嗎?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B股東每年透過售股模式,所領取到的現金,隨著時間的累積,都遠勝過同期A股東從現金股利中所拿到的部分。

3.領取更多現金

所以,經由實際試算,我們有了一個初步結論:

採用售股模式,能獲得更好的效果,無論是在持有的股權市值、或是領取的現金金額,都是完勝。

為什麼售股模式效果更優異呢?

主要在於,當公司在成長狀態時,一有獲利、股東就急著拿走時,那麼這塊餅是做不大的!但如果是保留在公司裡,持續讓人才團隊運用,發揮產出能力,那麼能發揮複利擴大的效果,這時候B股東透過自行售股來領取,慢點拿,是更好的選擇。

這時您可能會說,那公司就不要配發那麼多,多保留盈餘一些在公司裡吧,但我們在假設中的75%股利配發率,或許還算低估,因為台灣許多定存股的配發率甚至還高達90%以上,這樣注重現金股利的存股族才會愛,但無形中也讓持有的公司的成長性縮減了!

不要執著於「現金股利」了

看到這裡,大家是否有想到一件事 – 過往許多人執著於「現金股利」,關注焦點都放在這間公司現金股利會配發多少,作為存股評判重點,但卻忘了,其實真正的重點在於找到好的人才團隊合作,共享越來越大的成果。

尤其,許多的優秀公司,例如Alphabet(Google的母公司)、Amazon、Facebook,乃至於華倫巴菲特所職掌的波克夏,或嘉鼎智能已經長期合作的NVR等公司,都是長年維持不發放現金股利的政策,因為他們將資本留住、全力投入擴展事業,不發放股利的公司。這些公司對於著重於存股族來說,似乎就毫無魅力,但是否就真的不能持有合作呢?

因此,當您認知到,透過自行售股反而可以創造更佳成果的這一刻開始,那麼真的可以從「配發現金股利」這個大框架解脫了,應該做的,是回歸到與合適的人才團隊合作,透過自主做好「智能調配」這項重要任務,主動結合「收回盈餘」與「再投入」,就可以進一步擴增自己的收入能力,依據需求,自主掌握領取的額度、時機、頻率,這樣的人生,控球權更為操之在己!

Related Pos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