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粹觀點: 只求cost down,卻踩了紅線 – 談事業經營的三重盈餘

近日,食品安全風暴越演越烈,每天吃的食用油,竟是由工業用油、棄油,脫臭製成,外觀一樣晶亮黃澄,很難發現不堪的真相,已經吃進肚子好多年。

 

也才知道,原來這家昔日為人稱道、挾著中國市場成功「鮭魚返鄉」的表率,不是鮭魚,是鱷魚,大口吃下味全、101大樓、帝寶……等眾多事業及資產,出入有司機開著旗艦級千萬豪車,有私人飛機往返兩岸,企業總部更是居高臨下,台北盆地一覽無遺。

 

看似風光氣派,但隨著事件的一一爆發,聲名狼藉,現在似乎不得不壯士斷腕,以求自保。

 

經此風暴,更讓社會對「鉅富」、「商賈」的印象,更形崩壞。原來公司賺錢,得這麼不堪?或者,換個說法,公司非得這麼不堪,否則賺不到錢?

 

凡此種種,是只把「利」字擺中間,頗有經濟學者傅利曼昔日所說,「企業唯一的社會責任,就是增加利潤」的味道。

 

只不過,傅利曼這一味,是在1971年提出,早就是快半個世紀前的老舊產物。當時,人類才剛剛登陸月球,而IBM個人電腦還沒問世呢。

 

當年的傅利曼大概很難想像,如今,全球50大經濟體,已經有超過半數不是國家,而是大型事業組織,其財力、影響力、甚至所雇員工數目,早已遠遠超過許多小型國家的規模。

 

惟事業擁有了此一規模,其所承擔的責任自然更大,絕不僅止於獲利而已。

 

否則,一間沒有責任感的公司,會逐漸變臉為「飢餓的巨人」,黑洞般將各種資源吞入,猶不知足。

 

經過時代的演變,大家也才發現,事業的經營,有其「三重盈餘」、也可視為「三重責任」,都要納入考量。

 

這三件事,包括:

 

(1) 經濟盈餘 / 經濟責任
事業提供良好的產品和服務,獲得市場肯定,得到經濟價值的成果。

 

(2) 社會盈餘 / 社會責任
事業經營者對於一同創造價值的整體價值鏈,包括員工、供應商、顧客,都要照顧到。

 

(3) 環境盈餘 / 環境責任
事業營運的資本,除了財務資本外,也包含自然資本。確保事業經營不致耗用過多珍貴的自然資本。更負責任者,會負責培育自然資本,例如造紙業耗用大量木材,但會依照比例栽植新的樹林。

 

以這次食安事件來說,業者眼裡只有獲利,而且是靠著犧牲社會責任、環境責任而來的獲利,國人健康受損,製油過程的腥臭氣味,更讓工廠附近居民常年承受環境汙染的惡臭之苦。當業者只重經濟盈餘、而虧空社會盈餘和環境盈餘,無形的赤字將會徹底反撲,侵蝕經濟盈餘。

 

是以我們可以得知,並非是有了經濟盈餘,才要善盡社會和環境責任、回饋鄉里;真相剛好相反,社會盈餘和環境盈餘,是事業獲取經濟盈餘的「基礎」,如果不好好在這兩方面下功夫,獲利也只是一時的。

 

而更好的做法,則是將三者充分結合,融入於事業經營的策略。事業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創造共享價值」(Creat Shared Value)一文指出,策略若能與社會責任充分結合,並且願意將價值與社會共享,將會大幅提高生產力,股東更能獲益。

 

例如雀巢公司跨國進入新市場時,便會與當地酪農緊密合作,維持長期合作關係。他們不但提供技術,提高酪農的生產力,更主動提供冷藏設備,提升奶品的保鮮品質。酪農們在此過程中,累積財富,消費力更加提升,從而帶動當地市場的擴大,達到多贏局面。

 

這種作法,跨越了許多台灣廠商傳統緊縮成本、cost down的思維。控制成本不是不好,但是當「控制成本」和「利潤極大化」兩者摻在一塊,起了化學變化,就很可怕了。從食安風暴所爆發諸多令人嘖嘖稱奇的走偏門技術,可以知道cost down的路子,已經走到死胡同,再玩下去,不只財富崩解、品牌砸鍋,更賠上人民和國際社會對MIT的信賴,斷了後代的生路,不可不慎!

Related Pos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