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吃掉棉花糖?

1960年代,史丹佛大學的米契爾教授(Walter Mischel)研究團隊,進行了一個日後在心理學極為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origin_6184788324


他們想了解,幼童面對「眼前誘惑」,到底有多大的「克制力」。


他們測試4歲大的幼童,讓他坐在桌子旁,桌上擺著一大塊白拋拋、幼咪咪的棉花糖,十分誘人。他們告訴小朋友說自己會先離開15分鐘,回來的時候,如果小朋友很乖,沒有把桌上這塊棉花糖吃掉的話,就能再獲得一塊棉花糖。


真正的實驗觀察,就在這15分鐘。米契爾教授的團隊早在房間裡安排好攝影機,側錄這些孩子們,在這15分鐘內的反應。


果不其然,許多孩子抵抗不了美味的棉花糖誘惑,當大人一離開房間、關上房門,小朋友咻一下就把棉花糖吃掉了。還有幾位小朋友,面露痛苦掙扎,你幾乎可以感受到他正面臨命運的考驗,情感的糾葛,to be or not to be…… it’s the question! 然後,左顧右盼,接著也把棉花糖給吞了。


當然,也有幾位小朋友,他們成功地通過考驗,原封不動地等到大人回來,順利地拿到第二塊棉花糖,作為獎賞。


緊接著,米契爾教授的研究團隊,展開長達十多年的追蹤調查,他們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


能夠延遲享樂(delayed gratification)的小孩,他們的自制力、專注力、毅力、抗壓性,還有邏輯推演能力,明顯優於同儕;而他們日後在學歷、成就,以及財富水準,都比當年那些咻一下就把棉花糖給吃掉的小孩,更為傑出成功(他們在智力上的差距並不明顯)


在長期經營投資事業時,我們也發現,這種克制衝動反應、延遲當下享樂的自制力、是一種何等珍貴的特質。


延遲享樂的特質,從另一面來說就是抗拒誘惑的衝動,它會展現在這些層面:


1) 稍有獲利,即刻落袋為安的誘惑,而忽略它的事業前景非常優良

2) 稍有帳面虧損,立即停損的誘惑,而忽略這純然是市場不理性因素所牽連


也就是對於「追高殺低」的慾望克制。尤其對於投資事業展開的布局,如同種子播種下去的階段,在等待發芽的階段,就要看到成果,揠苗助長,缺乏耐心的結果,終究會前功盡棄。


那麼,有沒有其他具體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更具備延遲享樂、抗拒誘惑呢?


就是透過觀察別的刺激,而忽略棉花糖帶來的誘惑。


棉花糖實驗裡,如果能分散對棉花糖的注意力,或是讓大腦去思考棉花糖的抽象特徵(例如形狀、體積)、而不讓注意力被它的香氣、口感的誘惑,那麼,成功抵抗誘惑的可能性,就會高出許多。


同樣的,管理自己的投資事業,不受市場股價干擾的最佳方式,便是轉而有另一套足夠吸引注意力、而且是正確的指標:


1) 各個事業的前景、策略…等內容,是on the road、還是正在偏移?

2) 各項事業的長期營運指標,是否維持成長?或是正受到產業周期的影響而下滑?

3) 市場的不理性,是否給予我們乘虛而入、承接更多絕佳事業股權的機會?


如此一來,我們便將抵抗誘惑的痛苦、被動過程,轉為創造機會的積極行動,那麼,我們所能擁有的,將不只是桌上那一小塊的棉花糖,而是更大的未來。



延伸:

作家喬辛.迪.波沙達(Joachim de Posada),將1960年代的實驗,在TED論壇上做了精彩的講演,這段影片,生動地呈現棉花糖實驗的紀錄過程、以及孩子們面臨的痛苦掙扎,願我們都能擁有更高的智慧,免於短視的衝動:

 

 

 

Related Post

2 Replies to “忍不住吃掉棉花糖?”

  1. 從文章「錯過,代價有多大」延伸閱讀過來,兩篇文章似乎可以說是互相呼應的。

    我想永遠都不會有人可以百分之百的預測明天股市各股的表現,所以大多數人所追求的追高殺低就不再是追高殺低了,因為你不知道這是真的最高或是已經是最低了!

    而錯過,代價有多大中提到「盡可能地將自己曝露在良好的機會之中,專心一意長期持有」就是提醒投資者應該學習抵抗美味的棉花糖誘惑,因為如果你成功的通過考驗,長期持有優質企業,擺脫了追高殺低的輪迴,在一些時間後,你就可以順利的獲得第二塊棉花糖,作為獎賞。

    1. 的確,最好的獎賞,往往是在經過一番不能稱得上是輕鬆的修練期之後,才能得到的。這也和農夫的播種、或是學生的苦讀,是很相似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