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球崛起(上): 康寧如何花半世紀馴服大猩猩?

康寧大猩猩十多年前,康寧在台灣就是個家喻戶曉的品牌,不過多半是婆婆媽媽們才在意,因為那時康寧製作的煮鍋與碗盤品質細緻、強度又高,深受主婦們喜愛。

 

只是早在1998年,康寧就把旗下的消費產品事業分出,獨立成另一家廚具公司- World Kitchen,自此康寧就更專注在技術與創新研發上。

 

事實上,康寧一直以來都是玻璃工藝的專家。最早追溯到愛迪生發明電燈泡的時代,當時的玻璃外罩就是由康寧所生產,其後還有傳統電視的陰極射線管,以及全世界的第一根光纖,都是康寧所開發。追求玻璃的創新應用,一直是他們事業經營的核心。

 

而康寧對於創新上的熱情,讓他們在科技產品上的應用從不缺席,而近10年最夯的多屏時代,更是處處可以看到康寧,舉凡至大尺寸液晶面板用的玻璃基板,到小尺寸手機觸控面板的保護玻璃,幾乎都是康寧的天下,而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保護玻璃中的一級戰將 – 康寧大猩猩玻璃® (CORNING® GORILLA® GLASS)。

 

1952年,康寧玻璃廠的化學專家Don Stookey。正在對一塊光敏玻璃進行實驗。中途一位控制人員把設定的攝氏600誤調成900,本來Stookey認為玻璃應該會就此融化,想不到成品竟然是一塊具有彈性的乳白色玻璃,從此開啟了康寧對於玻璃材質的一系列試驗。

 

1960年代,康寧開發了一種高強度、可塑性強、耐磨耐刮、重量輕的新品種玻璃 – Chemcor® Glass,本以為這項產品用途廣,可是種種因素卻讓Chemcor叫好不叫座,到了70年代康寧只好將它束之高閣,媒體後來也幫Chemcor下了一個很好的注解 “It was a solution that would have to wait for the right problem arise.”(Chemcor是個尚在等待正確問題的答案)。

 

一直到了2005年,剛上任康寧CEO的Wendell Weeks注意到了第一隻採用玻璃面板的手機 – Motorola Razar V3,認為玻璃面板對康寧來說是個機會,於是重啟了這個塵封已久的產品,並以新的科技與技術重新修改製程,將之命名為 – 康寧大猩猩玻璃 (CORNING® GORILLA® GLASS)。

 

一個塵封了50年的產品,一份對於玻璃工藝從未消退的情感,一位眼光獨到為它找出機會的CEO,如今萬事具備,只要東風一來,這隻大猩猩即將崛起。

 

(篇幅有限,下期將會繼續為大家介紹大猩猩的小秘密與製程大公開)

 

 

本文使用圖片 為康寧公司 所有 Corning®  Gorilla® Glass 3 with Native Damage Resistance™

 

Related Pos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