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管理定律(3) 彼得原理
你一定常常看到這種狀況:
優秀的職員,因為努力工作而接連被拔擢,連跳好幾個職位後,卻發現他的表現不像過去那麼好…..
優秀的技術人員,由於非常資深,技術到位,被拔擢為管理職。上任之後他的團隊表現卻接連出包……
工程師工作收入固定,他妥善配置這些薪資,尚稱穩健。隨著公司配股分紅、錢財來得非常迅速,突然之間他發現自己無法好好管控自己的開銷……
上述這些現象,稱之為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由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Laurence.J.Peter)所提出,是他觀察上千個組織實務運作現象而歸納出的結論:員工將因表現良好而被拔擢,直到升任一個他能力無法負荷的職位。而進一步來看,這個現象不單單發生生在組織職位上,可以泛指絕大多數的資源掌握: 組織或個人將因努力、或時勢造英雄,掌握越來越多的資源(包括管理的人員、需要他配置的資本規模……),直到超出他所能負荷的規模。
最終的結果是,如果沒有警覺,組織裡很容易在各方面都出現不稱職的狀態,由不該在其位的人主事,讓組織裡最重要的四大資源(人才、資本、知識、時間),遭到錯置。
如此一來,組織想要永續經營,將是不可能的任務。
【管理文章延伸閱讀】
1. 三大管理定律(1) 墨菲定律
2. 三大管理定律(2) 帕金森定律
3. 三大管理定律(3) 彼得原理
4. 左右人生成功機率的關鍵——你是哪一種心智模式?
5. 創業家必看特輯
6. 管理大師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