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搭載隱藏版《1978年巴菲特致股東信中譯精華典》中譯版本下載點;請先於在 這裡 註冊加入會員,隱藏版的下載點就會出現! 您便可完全免費下載我們團隊花費心力翻譯的珍貴知識!
在這份1978年巴菲特致股東信中,巴菲特提到了許多觀察事業的切入點,非常值得事業投資者做為參考。
在裡頭,巴菲特寫到以下重點:
只有當以下條件都符合時,我們才會想要將保險公司大部分的資金投入:
(1)我們了解的行業
(2)具有長期競爭力
(3)經營者的誠實與能力兼備
(4)吸引人的價格
我們常常可以找到一些符合(1)(2)(3)項條件的投資標的,但第(4)項往往讓我們止步。舉例來說,1971 年波克夏持保險事業所持有的股票投資成本累計為1,070 萬美元,市價則為1,170 萬美元,當時市場上確實有不少好股票,只是他們的價格通常也不便宜 (不得不補充,1971 年全體退休基金經理人將淨資金的122%投資在股票之上,甚至還嫌不夠,但到了1974 年當股市大幅回檔時,他們投資在股票的比例卻降到21%的歷史新低),但過去幾年的情況完全相反,1975 年底時保險事業持有的股票成本還與市值相當皆為3,930 萬美元,到了1978 年底股票(包含可轉換特別股)的投資成本增加為1.291 億美元,市價則為2.165 億美元,在這中間的三年內,還另外實現了2,470 萬美元的資本利得,換句話說,這三年間我們已實現與未實現的稅前資本利得達到1.12 億美元,相較之下道瓊指數在同一期間卻由852 點跌至805 點,對於價值型投資人來說,這真是一段美好的歲月。
那麼,許多投資者最為期待的事情是,在購入之後,價格可以扶搖直上,讓投資成果可以立即反應在帳面上,但巴菲特並不做如是想。
他指出:
我們並不在意市場是否會立即反應這些股價被低估的有價證券,事實上,我們寧願價格不要反應,大多時候我們不斷有資金流入可供我們在便宜的價格持續買入,長期在便宜價格買入所得的最終利益將大於短期股價上揚出脫持股的所得。
我們的投資策略是集中持股,試著盡量不要到處都買一點,因為那樣會使我們對被投資的事業與價格不夠投入與熱忱不足。當我們覺得價格合理就會一口氣大量買進。
我們從這裡也可以看到,巴菲特所喜愛的模式,並非單次買入後期待一飛衝天,而是對熱愛的事業,長期性的不斷投入,增加持股份量。所以,股價太快反應,就會讓這種持續增加份量的策略,顯得無用武之地。
對於事業投資者來說,最佳的情況就是,有獨具的慧眼,挑出深具潛力的事業,趁著眾人未發覺的夜色 (通常是市場混亂悲觀之時),不斷地增加持股份量,直到入手的價格不再誘人為止。
本文搭載隱藏版《1978年巴菲特致股東信中譯精華典》中譯版本下載點;請先於在 這裡 註冊加入會員,隱藏版的下載點就會出現! 您便可完全免費下載我們團隊花費心力翻譯的珍貴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