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團隊智商(下) : 三個諸葛亮不如一個臭皮匠? 專家教你打造聰明團隊、明智決策

我們在<提升集體智商(上): 聰明團隊決策,為何犯下重大錯誤?>了解到,就算是一群聰明人聚在一塊,不一定會發揮綜效,甚至還有可能決策錯誤,做出毀滅性的決定。

 

那些群聚之後帶來的副作用,正在無形中干擾團隊的決策品質。

 

要是你遇到這種狀況,該怎麼辦呢?

 

 

哈佛商學院凱斯.桑斯汀 (Cass R. Sunstein) 和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雷德.海斯蒂 (Reid Hastie),擔任過白宮資訊與法規事務管理的職務、參與許多複雜的法規改革與制定,因此特別關注集體決策模式。在議會政治裡,各團體的意見都必須被傾聽、照顧,同時要避免被偏見影響決策或走極端。

 

他們發現到,要讓團體聰明決策,有六個方法。

 

看似很多,但都圍繞一個中心目標:

 

讓團體整合所有成員的資訊,不讓錯誤的資訊訊號與名聲壓力,形成自由討論的阻礙。

 

這六種解決之道的是:

 

(1) 領導者,沉默是金!

 

領導人先表達觀點,可能造成其他人自我審查,覺得自己的意見「不正確」,還沒說出口,就先給自己打槍了。不同意見無法出現。

 

領導人與高階成員若能表達傾聽獨特信息的意願與渴望,會對團體意見表達有正向幫助。

 

因此,領導人可以試著避免在一開始就表達明確立場,讓其他意見浮現;當領導者展現開放心態並徵求意見表達,就可以降低團隊成員「自我審查」的情況。

 

(2) 誘發批判性思考!

 

保持沉默,通常是因為怕提出與團體不同的意見後會受罰,這是屬於,這時就要賦予個人提出批判性思考的「任務」,透過賦予任務,團體成員較有動力提供意見。

 

若領導者在一開始就鼓勵「批判性思考」,團體成員較會降低自我緘默的狀況。

 

(3) 獎勵成功!

 

為了嘉獎團隊的成功,獎勵方式可被重新設計、並鼓勵資訊的揭露。

 

當團體中的每個人都知道個人決策正確沒有用,必須是團體決策正確才會獲得獎勵,就會鼓勵更多意見的產生與交流。

 

認同團隊的成功,較容易讓個人說出知道的資訊,不管這些資訊是否符合領導者的立場。

 

(4) 指定角色!

 

如果一個團體內有各種特定的角色(或功能),而且彼此都知道其他人各有專長、可以做出特定的貢獻,那麼合理明智的資訊整合在這團體中是很可能發生的。

 

所以,如果團體討論時希望取得所有成員擁有的資訊,就應該在討論開始前,告知彼此都有不同(且相關聯)的角色需要擔任,或彼此至少都有其獨特資訊需要貢獻出來。

 

 (5) 指定唱反調者!

 

如果隱藏的資訊跟自我緘默會造成團體決策失敗,可以指定角色負責「唱反調」– 鼓吹一個與團隊偏好相反的立場。但也因為是「被賦予」的角色,效果會比真正的反對打折扣。

 

跟指定唱反調者方法類似,但更有效的,是建立對立的團隊-「特別部隊」-專門負責在模擬任務中擊敗主要部隊、或針對提案與計畫提出最有力的反對理由。這方法在很多情況下有效,因為在給予其足夠的動機下,會真心去發掘錯誤與弱點。

 

  (6)「德爾菲法」,匿名投票!

 

這是由RAND Corporation在冷戰時發展出來的:採完全匿名的方式提出估計值(或投票),接著再提出重新估計(或重複投票),下一次的重新估計結果都要求必須落在第一輪的25%-75%,然後一直重複此過程(中間穿插小組討論),直到參與討論的成員產出的結論收斂成單一估計值為止。

 

也有更簡單的替代方案:設立一個系統,系統的最終決策是匿名產出的,但必須先經過討論。匿名讓團隊成員避免名聲壓力,因此讓自我緘默的問題降低。

 

這六個方法,是依照決策流程來設計:在一開始盡量讓觀點多樣化,接著鼓勵討論、以不同立場思考,最後再逐漸收斂觀點,出適宜的結論。

 

團隊決策的成功度,取決於資訊流通是否順暢、各種不同立場觀點是否能被彼此接收、批判性思考是否足夠。如果能充分做到這六點,相信就能達到高效能的決策流程,團隊成員有效溝通,發揮更高的生產力!

 

【管理文章延伸閱讀】
1. 三大管理定律(1)  墨菲定律
2. 三大管理定律(2) 帕金森定律
3. 三大管理定律(3) 彼得原理
4. 左右人生成功機率的關鍵——你是哪一種心智模式?
5. 創業家必看特輯
6. 管理大師精選

 

 
 
 

Related Pos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