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克: 重新設計你的事業系統,你只需要這 4 類資訊!
究竟經營者「真正需要的資訊」是什麼?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早在1995年的時候,就提出他的看法,簡單、清楚,而且至今仍然適用!
究竟經營者「真正需要的資訊」是什麼?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早在1995年的時候,就提出他的看法,簡單、清楚,而且至今仍然適用!
電視上,民主黨總統候選提名人希拉蕊痛批藥廠謀取暴利,將一顆13.5美元的藥物,漲到750美元! 傳統以來,藥廠多數是共和黨的大金主,民主黨於是趁勢發難,這是吃人不吐骨頭!
巴菲特對於旗下事業的規劃,已從早年「金融投資」為主的操作(有價證券、債券…等),轉而以「事業」為主體的經營(此即我們一再強調的「資本管理」思維)。這讓巴菲特更能跳脫市場先生的股價干擾,而專注在事業基本面的運行。 這些微妙的差異,使得巴菲特的波克夏集團,與金融世界的巨擘們(在金融風暴中許多皆已消亡),產生了巨大的不同。
巴菲特仔細談論波克夏內在價值的變化因素,闡述波克夏投資事業的優勢;並談論他對衍生性商品的看法。文末附上老巴菲特的家書原稿,彰顯其價值觀。
1996年六月,巴菲特為波克夏A股及B股的股東,發行了一本標題為「持有者手冊(An Owner’s Manual)」的說明書,目的是闡述波克夏在營運方面相關的經濟原則。以下篇幅所刊載,為目前更新後的版本。
相較其他國家,美國醫療支出的成本一直佔家庭支出與GDP相對高的比例,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調查,2013年美國醫療支出占GDP比重為17.1%,相較其他歐洲國家,英國9.1%、法國11.7%、德國11.3%….
網路時代,亞馬遜(Amazon)等線上商務公司獨領風騷,實體通路則苦無施展之地。「電子產品零售商百思買(Best Buy)正在走向衰敗。我不知道它究竟會何時破產,但我的猜測是,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這段文字來自2012年富比士雜誌(Forbes),文中提及的Best Buy,正是本文的主角。
安全程度、資本配置、給經營者的三大忠告、投資失敗的教訓……世界上再也沒有哪個投資者(身兼事業經營者)願意像巴菲特一樣,每年花費大量心思,分享其他人自己的寶貴投資歷程和經驗。
巴菲特會在每年冬天過後、春天伊始之際,為他所領導的波克夏投資公司的上萬名股東們,寫一封股東信(letters to Berkshire Shareholders),道出他過去一年來(可以揭露)的重要佈局和成果。
這是一個曲折的故事。索羅門原本人生十分順利,他頭腦好、有幸福的家庭,兒子也非常俊秀,事業更是順利,儼然是所謂的人生勝利組。直到命運跟他開了一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