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判斷,改寫戰機飛行員的存活率……讀懂了也能改變你的人生!

我們經常可以在報章雜誌看到一些成功者的經驗分享,像是買賣期貨賺大錢、或是逮住難得的機會成功,好像令人有「心生嚮往之」的感覺……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案例,都可能讓我們不小心犯了「選擇性謬誤」或「倖存者偏差」

為什麼呢?或許我們可以從二次世界大戰時的一件事說起。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大量運用戰機對敵國進行攻擊。對飛機戰鬥員來說,這乃是極其危險的任務,前往敵陣要在槍林彈雨中完成任務,除了要技術好、更要命大!

飛機製造商,為了讓戰鬥機更堅固,於是決定展開研究。他們同時邀請美國統計學家沃德教授(Abraham Wald)一起研究,如何降低戰機被擊落的機率。

PLA
軍方人員檢視戰機

軍方大量收集幸運生還歸來的戰機,展開研究。他們發現幾個大重點:

1.機翼遭擊中的彈孔最多,是最容易被擊中的部位!
2.飛行員的座艙與機尾,彈孔最少,顯示該部位最少被擊中。

 

PLANE
安全返航的戰績顯示: 機翼遭擊中的彈孔最多,最容易遭受敵軍攻擊!

由於當時裝甲多以鋼鐵為主,不可能同時把整輛飛機做補強,否則飛機太過笨重,不但耗油、空中遭遇戰遇敵更顯吃虧。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你是飛機製造商,該加強飛機哪個部位呢?

此時,作戰指揮官發表想法了,他根據上述觀察結論,提出看法:

既然機翼的中彈最多,代表這是敵方炮火最容易擊中的部位,理當加強機翼裝甲。如此一來,就可確保飛機安全。

 

此時在一旁沉默不語的沃德教授,卻語出驚人,提出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反而應該加強駕駛艙和機尾。為什麼呢?

沃德教授指出:

  • 多數戰機機翼被大量擊中,還能安全返航,代表此處並非要害。
  • 駕駛艙和機尾很少發現彈孔,不代表該部位不容易中彈,反而代表這部分一旦被擊中,根本無法活著回來、成為被觀察的「樣本」,他們極可能在返航途中就已經墜毀。因此著重在「生還者的共同特徵」沒有意義,「墜毀戰機會有什麼共通特徵」才是關鍵!

最後軍方採取了沃德教授的建議,大幅強化駕駛艙和機尾的裝甲措施。

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出乎意料地發現,戰機被擊落的比例大幅降低。後來,特務人員也在敵方領地內,蒐集墜毀的戰機殘骸,這才發現與沃德教授的研判一致:墜毀的戰機,被擊中的部位多是集中在駕駛艙和位於機尾的發動機。

假使當時軍方執著於收集更多「證據」,觀察這些安全返航的戰機有何共通點,那麼顯然將會導致一場大災難,因為真相並不存在於這些安全返航的飛機樣本、而是存在於「觀察樣本」之外。

也因此,當我們在報章雜誌看到各種「成功者故事」的時候,也別忘了,這很可能也是另一種「倖存者偏差」,他們的成功並不一定能在未來複製,也很可能他們所提倡的成功法則,失敗者也都有做,真正的關鍵並不在成功者做了什麼,反而因為什麼而失敗才更是觀察的重點!

 

想多了解「倖存者偏差」,可以參考這段影片:

 

 

 

飛機示意圖圖片來源

 

 

Related Pos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