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賽跑界,有一個著名的障礙,始終難以超越。
那即是「1英里賽跑難以突破4分鐘界線」的人類極限,這項障礙,自從1886年起的幾十年,有無數專業的田徑選手,都企圖突破四分鐘的極限,始終都以失敗收場。
【04:01的人類極限】
當時人類的最佳紀錄,就始終停在4分01秒,這幾乎已經成為了跑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始終都難以跨越的險阻僵局。
但直到半個多世紀以後,僵局卻突然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迅速改變了。
1954年,當時名不見經傳的羅傑·班尼斯特(Roger Bannister),在完全不被期待的情況下,竟一舉刷新記錄。
他在一次牛津大學的校際對抗賽中,以3分59.4秒的成績,刷新了世界紀錄,正式將卡住人類賽跑史長達68年之久的「4分大關」,給突破了。
是班尼斯特天賦異稟,在生理上有特別過人之處嗎?
倒也不是,因為當時班尼斯特僅是個業餘選手,條件並不突出,也並非特別受到期待的運動明星,事實上,就讀醫科的他,當時仍在醫學院實習,每日巡房、研究個案、準備醫科考試之餘,頂多是利用午休空檔,進行訓練。
班尼斯特之後,更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緊接著在46天後,班尼斯特的紀錄,再一次被刷新。又有英國籍選手,約翰·蘭迪以3分58秒打破世界紀錄。
從歷史的長河來看,或許無論是名為班尼斯特或是約翰·蘭迪來打破紀錄,都不是最重要的事。因為,自他們兩人之後,已經陸續有超過千人以上,都成功突破了「4分大關」。
在此,我們必須提出這個重要問題 – 在先前被認為難以突破的4分難關,何以突如其來接連被突破呢?
一般的傳統思維,都認為68年難以突破的「4分大關」紀錄,應該是由大家看好的運動明星,在特定的比賽場合、及天氣狀況下發生,但結果完全出乎意料。
而且,在四分鐘的紀錄打破後,許多選手都彷彿大夢初醒般,突然都可以在四分鐘內跑完了,所以說,原先的僵局、障礙,根本並不是人類的「生理極限」,而是被「思維模式」(mental model)所限制。
【限制你的原因,來自心靈】
僵局的限制,往往並非如表面看到的那樣,像是限制了人類68年的「4分大關」,多數人都認為要打破這個大關除非在「特定的比賽場合、及天氣狀況 」才能幸運突破,但後來卻證明這根本是自我設限。
更確切的說,突破僵局的第一步就是要能夠突破思維僵局。要突破物理性/現實面的僵局之前,’首先得先從心理素質的提升,改變心理面的僵局做起。
就像許多人都會認為個人無法超越總體經濟成長的限制,因此怪罪大環境,這也極可能是一種思維上的僵局。
【不從眾、不隨波逐流】
事實上,思想造就命運,個體當然也能突破總體的平均值,而有更佳表現。就以羅傑·班尼斯特來說,他是運動界的異類、及反傳統者,幾乎是個沒有教練指導的醫學院學生,完全用自創的系統來準備比賽,更常被英國媒體評為「孤狼」模式。
然而,正是這種不從眾、不隨波逐流的「孤狼」,才能打破紀錄。他根本毫無「心魔」,堅信只要深刻洞察(look-thru)自己的每日表現,並透過有系統的鍛鍊,就能達成目標。
而他也確實做到了。
這項「穿透洞察(look-thru)」、搭配系統性鍛鍊的方式,也同樣適用在規劃人生。
如針對想用100萬來開咖啡店創業(應該是不太可行的想法,可能付店面押金都不夠)但若以相同的金額,將星巴克加入事業組合,有系統地加以管理,勢必將可以更有效率、以及效果的方式,得到更好的產出能耐,也就是能夠服務更多的顧客,更可省下親力親為的寶貴時間,及犧牲身心健康等高昂成本。
這種方式,相信是許多人過去沒意會到、但確實可行的方式,唯有突破「思維模式」的限制,才能親身享受其成果。
最後,附帶一提,羅傑·班尼斯特當年是醫學院的學生,其專攻項目為何?「神經學學習和研究」,他以親身的例子向我們展示,改變大腦思維,即使是已困阻人類達68年的艱鉅難題,也一樣能順利突破。
【延伸閱讀】當年的賽跑影片 Four Minute Mile Aka 4minute Mile 1954
【延伸閱讀】What Breaking the 4-Minute Mile Taught Us About the Limits of Conventional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