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物的出現,往往比我們想像中以為的還晚出現。
據說,發明輪子乃是美索不達米亞人。其後人類陸續有了許多重大的發明,發明了馬車,汽車、蒸氣火車……
但人們始終忍受汗流浹背,拖著笨重的行李箱,行遍全世界,卻沒有想到可以做些事情來改善。
從輪子發明出來,到它被裝上行李箱,成為「附輪行李箱」,這之間經過多少時間呢? 答案是6000年之久!
更令人想不透的是,這件事情是發生在人類運用高科技登上月球之後的30年,第一只附輪行李箱才出現。
也就是說,當人類已經發展出足以親身探索外太空的科技時,在我們的身邊,運用簡單的工具和知識就能組合出來、還能改善更多人的生活的實用工具,卻遲遲沒有誕生呢。
這就像當初最早的圖形介面,早在1973年全錄實驗室裡就出現了,它能取代密密麻麻的程式語言,讓一般人能更得心應手的使用電腦。但全錄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只當它是一個新玩意這樣看待,讓它默默的待在實驗室裡;直到十年後,賈伯斯參觀全錄實驗室,看出了這項新發明的潛力,運用圖形介面的技術,在1983年推出了新的蘋果莉莎電腦。
其實,發明有很多種。把既有事務重新組合的「再發明」,需要的不是技術,而是遠見。事實上,當我們談到資源配置,其實其本質就是與全球各地團隊的智能相互連結。這種跨領域結合的力量,有時候來自於全然不同的事物,例如輪子和行李箱;有時候來自於失散已久的事物的重新連結,例如資源和智能。而這種新組合的成形,就代表新的可能和機會,值得你掌握。